? ? ? ?這是一款最受游客喜愛的黃山旅游紀念品;
這是一味最為人們喜愛的黃山休閑食品名點;
它的名字,叫作“徽墨酥”——一種能吃的“徽墨”。
前些年來黃山市參加學術會議的北京大學的兩位教授,在品嘗徽菜的同時,還品嘗到一種徽菜名點后居然“一見鐘情”,念念難忘,返京后不久就不約而同地按照包裝盒上的地址,各自給屯溪筱蘇州食品有限公司投書懇求郵購,從此郵包頻頻北遞,年年香飄燕園。這種徽菜名點,便是徽墨酥。
國際旅游城市黃山市舊稱古徽州,因“文房四寶”之一的“徽墨”特產此地而被稱作“中國徽墨之鄉”。同時,古徽州又是中國徽菜的故鄉,是“中國徽菜之鄉”。作為“徽墨之鄉”、“徽菜之鄉”的徽菜名點,徽墨酥的外形酷似徽墨,6厘米長4厘米寬1厘米厚的長方體,造型是一般徽墨墨錠的標準尺寸,酥體從外到內烏黑油亮,芳香四溢。品嘗時的口感享受美不堪言:油酥柔韌,不待咀嚼先自生津融化而滑入;唇齒留香,那香味中散發的全是大自然的清幽馨香;甜而不膩,卻又讓人覺得甘甜適中,油酥正點,大有“添一分就膩味減一分則乏味”之美感。或作早點佐餐,或作茶點品茗,或作禮品贈友,或作食補健身,徽墨酥讓人常憶徽州行,讓人常聞山野香。
但如此“很徽州”的徽墨酥的歷史卻并不悠長,黃山人會自豪地告訴你:它與改革開放同齡。它的發明者便是原屯溪利民食品廠廠長、現筱蘇州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程積如先生。1978年,程積如外出參觀時發現,人們一聽說他來自徽州時,總會首先提及徽墨,又不時聽到外地食品界同行關于開發黑色食品的信息,腦海中便形成了徽墨酥的創意,回廠后即著手研制,經過幾十次配方篩選試制試銷,終于取得成功,并以“猴桃”商標注冊,投入正規生產,中國特產史冊上于是有了徽墨酥。程積如說,之所以將其命名為“徽墨酥”,一來它屬于酥糖類精細糕點,可與徽州原有傳統食品頂市酥媲美;二來它外形酷似徽墨,可借徽墨之盛名巧打徽墨酥品牌;三來它有著鮮明的地域特征,可讓人一目了然地知道它的產地。
徽墨酥的制作大致包括精選精制黑芝麻主料、巧妙炒制黑芝麻、精磨黑芝麻醬、拌料、入模成型和包裝等六道主要工序,每道工序都不能有絲毫馬虎大意,否則將無法達到其嚴格異常的質量標準。比如主料黑芝麻就不能隨意從市場收購,而是從經過化驗室對各產地黑芝麻反復檢測后篩選出某地產品作為主料專用;再比如炒制工序,一般都由資深老師傅親自把關,既不能生也不能老但又要出香出脆出油,技術性相當強;再比如拌料工序的熟面粉、白糖粉、芝麻醬等各種原料的配方的最佳方案的制定更是大有文章,所有這些源于傳統又有創新的新徽派糕點制作技藝正是其之所以難以仿制的獨家秘密。
據研究,徽墨酥除具有一般黑色食品的食用功能外,還具有潤喉、滋肺、烏發等特效,加之其特色鮮明、包裝精美、便于攜帶和易于收藏等特點,一直受到人們的歡迎。現在,徽墨酥的聲譽已經隨著海內外黃山游客的萍蹤而遍及各地。不久前,筱蘇州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程積如又成功開發出椒鹽咸味徽墨酥等新產品,徽墨酥將為“中國徽墨之鄉”、“中國徽菜之鄉”增香添色,書寫中國徽州特色美食文化的新篇章。
信息來源:黃山日報